张雪峰火了,真的火得不行。
2600多万粉丝,你说吓人不吓人。
他讲高考报志愿,像唠家常一样,啥“天坑专业”“毕业即失业”一张嘴就来。
家长听了直拍大腿,孩子听了赶紧记笔记。
可这才几风向全变了。
9月24号那天,他的账号突然不能关注了。
抖音、微博、视频号,全挂了“该用户被禁止关注”。
直播间开着,人却不在。
我刷到那会儿还纳闷,点进去一满屏都是问“咋回事?还能不能关注?”
有人打电话问他本人,他就回一句“账号问题”,啪就把电话挂了。
客服呢,问来问去就三个字:不清楚。
最离谱的是他工作室发了个声明,就:“正在反省。”
啥也没说,跟没说一样。
这下可热闹了。
大家开始翻他以前干的事儿。
先是今年搞了个“枪声打响我就捐一个亿”的说法。
听着挺热血是吧?可你细想,这话是不是有点怪?
和平年代你说打仗,还提前立遗嘱式捐款,谁信啊。
网友立马炸锅,说他是拿爱国当流量工具。
然后就是他的生意。
三月份推高考填报服务,一万二千九百九十九起,贵不贵?贵。
但家长为了娃的前途,咬牙也买。
问题是,花钱买的“一对一指导”,结果老师根本不是张雪峰本人。
你说气人不气人。
五月又整出个“高考预测卷”,宣传说五一开始印押题卷。
可教育局早就明令禁止这类东西,命题组五月中旬才进封闭状态。
你四月底就说押中了题,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?
这些事堆一块儿,这次被封号,也不算太意外。
其实我老家河南,每年高考季都听人念叨张雪峰。
邻居家小孩报志愿,全家围着看他的视频,像听圣旨似的。
我妈也让我听,我说妈你别信太多,那人说话太冲。
她说可他说的都是实话啊。
可实话也不能这么讲。
几年前他说“文科都是服务业”,我们班学新闻的同学差点掀桌子。
还有一次说“男生读完研别读博,三十岁还不挣钱谁跟你”,搞得好像人生只有赚钱一条路。
他确实说出了很多现实问题。
比如学历贬值,他也承认现在读书不容易。
但他一边说读书重要,一边卖高价课程,这就不由得让人怀疑动机。
罗永浩早说过,我一直记得。
“靠争议起来的人,最后也会死在争议里。”
现在看张雪峰,真是一语成谶。
当年他那段《7分钟讲完34所985》的视频,我也看过。
讲得确实清楚,不像某些老师满口术语把你绕晕。
他就跟你坐在炕头聊天,哪个学校好就业,哪个专业慎报,明明白白。
可后来他越走越偏。
哈工大他说是宝藏,哈理工直接骂“烂学校”,把人家师生全得罪了。
最后道歉说是情绪上头,嘴比脑子快。
可道完歉,下一秒还是那样说话。
我觉得吧,你可以犀利,但不能伤人。
你可以接地气,但不能煽动焦虑。
我家表弟去年高考,我妈花六千八买了个“VIP咨询服务”。
结果对接的老师连本科学校都没听说过,讲政策还讲错了。
等我们去找客服,人家说“导师资源紧张,不退款”。
这种事儿多了,口碑迟早崩。
张雪峰本来是个普通老师,从零做起,不容易。
他自己也说,刚来北京那天兜里没几个钱,心里全是梦想。
可现在呢?
名气有了,钱也赚了,但初心还在吗?
教育不是带货直播。
学生和家长的信任,不该变成变现的工具。
我希望他真能好好反省。
不是发一句“正在反省”就完了。
而是那些听你话的孩子,有没有因为你的推荐选错路?
那些掏空积蓄买课的家庭,有没有觉得被辜负?
这个圈子太容易飘了。
今天你是神,明天可能就被踩在地上。
张雪峰这一跤,摔得不轻。
但愿他还站得起来。
要是只想着怎么解封账号,那就算了。
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