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月底那几天,马来西亚那场会谈传出的消息让不少人都愣了神。美国财政部那边的人说得明明白白,之前嚷嚷着要往中国商品上加的那100%关税,现在不搞了。这事儿要搁以前,简直不敢想。你琢磨琢磨,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,这么大的动作说变就变,背后得藏着多少门道?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现在最坐不住的反倒不是中美两家,而是大洋彼岸的欧洲那帮人。
欧洲那点心思早藏不住了
最近欧盟那边动作频频,看着就透着股慌劲儿。冯德莱恩三天两头念叨跟美国是“价值观伙伴”,话里话外都是往美国那边靠的意思。更绝的是谢夫乔维奇,直接飞华盛顿送大礼包去了。什么汽车关税再降一成多,什么未来三年多买五百亿方的美国天然气,这不就是明摆着表忠心嘛。
你再看欧盟把自己那套海上联合防御的玩意儿,硬是从大西洋拉到印太去了。这一招一式,怎么看怎么像是怕人家把自己给忘了。说白了,欧洲现在就是怕丢了美国这个靠山,心里虚得不行。
这份虚不是突然来的。往回数五百年,欧洲那会儿可威风了。大航海时代开始,全世界的好东西都往欧洲运,亚洲非洲拉丁美洲,哪个不得看欧洲脸色?那时候欧洲的GDP占全球一半还多,妥妥的世界中心。
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就散了。两次世界大战把欧洲自己打残了不说,美国和苏联还顺手把欧洲那套殖民体系给拆了。从那以后,欧洲的影响力就跟开了闸的水似的,一个劲儿往下掉。一战之后GDP占比掉到三成多,二战结束那会儿还剩不到三成,到1973年就只有四分之一了。你再看看现在,欧盟那27个国家加上脱欧的英国,GDP占全球的份额连16%都不到。这落差,搁谁心里都不好受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,欧洲这些年应对危机就没换过招数,要么靠人家,要么怼人家。就拿俄乌那档子事来说,俄罗斯在战场上占了上风之后,提出来三个条件:让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地区,不许加入北约,也不许让西方军队进驻。欧洲除了赶紧搞第19轮制裁,封俄罗斯的油气,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美国送军火。
自己呢?把库房里六十多年前的豹一坦克都翻出来了。结果这些老古董年久失修,发动机打不着火,炮也打不出去。更离谱的是,连一战时候用的马克沁机枪都拿出来凑数,乌克兰那边收到货一看,直接当破烂给退回去了。你说这事儿传出去,多丢人?
欧洲现在这个状态,说穿了就是“走惯了老路,不会走新路”的典型。五百年当惯了老大,习惯了靠掠夺过日子,靠抱大腿保平安。现在让它当个二线玩家,心里那个别扭劲儿就甭提了。关键是自己又没那个独立发展的本事,只能一边拿中俄贸易说事儿制裁中国企业,一边又因为咱们管控稀土出口放狠话要打贸易战。甚至连中国企业买个挪威的矿泉水品牌,都能说成威胁国家安全。这不就是自己产业链不行,看着新兴国家起来了眼红,只能干着急嘛。
中美各自打的什么算盘
这边欧洲急得团团转,中美两家反倒看得明白,各自选了条适合自己的路。10月下旬传出来的那个消息,其实透着不少门道。美国财长那边放话说,中美在经贸方面已经谈妥了大框架,之前说要加的那100%关税不搞了,就等两国领导人在韩国见面把这事儿正式敲定。外媒都说这是今年最提气的好消息。
美国现在玩的是“收缩战线,抓重点”这套。之前跟中国打贸易战,自己国内制造业成本蹭蹭往上涨,老百姓买东西也跟着贵了一大截,再这么打下去没啥好处。兰德公司搞的那份报告说得就挺实在:现在美国的军事霸权没以前那么管用了,得靠“少惹事,多谈判”来实现所谓的“竞争性共存”。别跟中国闹僵了,把精力都放在抢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权上头。
咱们中国走的是另一条路——“扎根实体经济,靠科技突围”。这些年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没跟着美国瞎折腾,而是把劲儿都使在实体经济上。国家明确了六个要攻克的科技方向:量子科技、生物制造、氢能和核聚变能、脑机接口、聚生智能,还有第六代移动通信。
你想啊,现在全球经济最大的毛病就是脱离实体经济搞那些虚头巴脑的“金融空转”,搞什么“技术垄断”,这玩意儿能长久吗?肯定不行。只有把产业根基打扎实了,把科技上的硬骨头啃下来,才能在这个变化莫测的局面里把主动权握在手里。
中美选的路不一样,本质上就是“还想当老大”和“踏实搞发展”的区别。美国还琢磨着靠制定规则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,咱们中国就是一门心思“把自己的事儿做好”。之前金融圈还纳闷呢,说中美那份公报里怎么没提“金融”二字。其实是没搞明白金融到底是干啥的。金融不是飘在天上的空中楼阁,是给实体经济服务的工具。咱们国家明确说了,金融要服务实体、防范风险,就是看透了西方那套金融霸权的弊端,不想走“脱实向虚”那条歪路。
这场博弈到底比的是啥
从欧洲慌得没了方向,到中美各选各的路,现在全球博弈的核心问题越来越清楚了:旧的霸权秩序要散伙了,新秩序该怎么建?欧洲那五百年霸权已经证明了,靠殖民掠夺、靠抱大腿过日子,这条路走不通。美国靠金融霸权和技术垄断,现在也碰到天花板了。反倒是中国这种“自己动手,靠科技突破”的路子,没准就是新秩序的一个方向。
欧洲现在这个困境,其实给全世界敲了个警钟:想靠打压别人、把危机推给别人来保住自己的地位,最后只会把自己坑进去。欧洲为了抱美国大腿,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;为了对付俄罗斯,把自己推进能源危机;为了遏制中国,又把自己的产业链给弄乱了。这么左折腾右折腾,在大国博弈里越来越被动,也让所有人都看明白了“霸权长不了”这个道理。
美国现在搞的“竞争性共存”,说穿了就是实在没辙了,只能对“自己当老大”这事儿做点妥协。现在中国在科技、经济上越干越有起色,全球多极化越来越明显,美国也不得不承认“军事霸权不好使了”,只能琢磨着“大家一起按规矩办事”。
这就意味着,新的全球秩序不会是“一家说了算”,而是“大家一起商量着来”。各国说话有没有分量,主要看自己发展得咋样,不是靠军队吓唬人,也不是靠拉帮结派耍小聪明。
想建新房子得先把旧房子拆了。新秩序的关键不是“怎么把别人挤下去”,而是“怎么把自己搞上去”。咱们国家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,靠科技创新当翅膀,不搞“你输我赢”那套零和游戏,也不依附谁。这种“靠自己”的发展路子,正好能应对当下全球的各种不确定性。
说到底,现在全球七十多亿人都醒过来了,“谁拳头大谁说了算”那套早就没人买账了。只有尊重彼此的不同、搞合作共赢,才能在这个变局里找到一条能长久走下去的路。
欧洲现在这份焦虑不是偶然的,是旧秩序要散摊子的必然结果。往后的全球博弈,比的不是“谁能当老大”,而是“谁能把自己发展好,还能帮到别人”。这大概就是新秩序最核心的逻辑,也是每个国家都该好好琢磨的事儿。
你觉得呢?这场全球大变局里,哪条路才是真正走得通的?欢迎聊聊你的看法。
实盘10倍杠杆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